非凡蓄电池12SP150原装正品 智能化和集成化 智能化的发展是系统智能集成(ASIPM),即将电源电路、各种保护以及PWM控制电路等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制成一个完整的功率变换器IC。集成电力电子模块(IPEM)是将驱动、自动保护、自诊断功能的IC与电力电子器件集成在一个模块中。由于不同的元器件、电路、集成电路的封装或相互连接产生的寄生参数已成为决定电力电子系统性能的关键,所以采用IPEM方法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便于生产自动化,提高系统质量、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缩短设计周期,降低产品成本。 IPEM与IPM或PIC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单层单片集成,一维封装;而前者是高电压、大电流、多层多片集成,三维封装,结构更复杂,多方向散热,其热设计也更加重要。IPEM研究课题中有待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结构的确定和通用性,新型电力电子器件评估的主要方面是开关单元、拓扑结构、高电压大电流功率器件的单片集成。大功率无源器件集成、IPEM三维封装(控制寄生参数,将寄生影响控制在较小范围)、热管理、IPEM设计软件、接口与系统的兼容性、IPEM性能预测、可靠性冗余和容错等都需要跨学科研究。因为与现代电力电子学相关的学科十分广泛,包括基础理论学科,如固体物理、电磁学、电路理论;专业理论学科如电力系统、电子学、系统与控制、电机学及电气传动、通信理论、信号处理、微电子技术;及电磁测量、计算机仿真、CAD等,覆盖了材料、器件、电路与控制、磁学、热设计、封装、CAD集成、制造、电力电工应用等专业技术。就目前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现状而言,迫切需要跨学科并运用多种专业技术进行联合研究,以适应当今国际电力电子科技*技术的发展。 适用标准: IEC 60896 Part21-VRLA电池测试方法 IEC 60896 Part22-VRLA电池要求 BS 6290 Part4-VRLA电池分类技术规格 Eurobat“General Purpose”-欧洲电池分类标准“一般用途” FIAMM制造: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 OHSAS18001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 技术特点: 重力浇铸高纯度铅钙锡合金板栅 较小限度的较板生长和较强的耐腐蚀性,延长了服务寿命 电解液吸附于多维孔玻璃纤维“AGM”隔板中 螺母式M6/M8端子保证了较大的导电性,较大的扭矩保持力且易于安装 防泄漏端子密封设计防止了在一个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的酸渗漏 每个电池配备了单向安全阀允许因过充而生成的过量气体排出 滤气片阻止了火花或明火进入电池内部 符合IEC 707标准FOV级阻燃ABS塑料外壳 特别设计的厚壁塑料外壳和中盖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每月自放电(20℃)小于2%,允许6个月的贮存时间电解液 电解液在蓄电池的化学反应中,起到离子 间导电的作用,并参与蓄电池的化学反应。电 解液由纯硫酸(H2SO4)与蒸馏水按一定比例 配制而成,其密度一般为1.24~1.31g/cm3。 电解液的纯度对蓄电池的电气性能和使用寿 命有重要影响,一般工业用硫酸和普通水中, 含有铁、铜等有害杂质,**不能加入到蓄电 池中,否则自行放电,损坏较板。 4.壳体 壳体用于盛放电解液和较板组,应 该耐酸、耐热、耐震。壳体多采用硬橡 胶或聚丙烯塑料制成,为整体式结构, 底部有凸起的肋条以搁置较板组。壳内 由间壁分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 各单格之间用铅质联条串联起来。 5.单体电池的串接方式 蓄电池一般都由3个或6个单体电池串联而 成,额定电压分别为6V或12V。单体电池的 串接方式一般有传统外露式、穿壁式和跨 越式三种方式,如图所示。 蓄电池规格型号 型号 JB2599-85《铅蓄电池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串联单格数-电池类型和特征-额定容量-特殊性能 如:6 — Q A — 60 S 特征(常见电池产品特征代号) 额定容量为60A?h 6个单格 G:高起动率 S:塑料壳 D:低温起动 汉语拼音qidong(起动)的缩写,表示 起动蓄电池,以区别于拖动蓄电池 序 号 1 干荷电 A 2 湿荷电 H 3 免维护 W 4 少维护 S 5 胶质电解液 J 产品特征 代 号 复习思考题 1 蓄电池的作用是什么? 2 蓄电池的组成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汽车电器备课讲义 * 2讲 *二节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蓄电池工作原理 主要教学内容: 1、蓄电池工作原理 2、蓄电池工作特性 教学重点、难点:工作原理 蓄电池工作原理 放电 PbO2 + Pb + 2H2SO4 (正极板) (负极板) (电解液) 充电 2PbSO4 + 2H2O (正、正极板) (电解液) 蓄电池工作原理 1.铅蓄电池的放电 当铅蓄电池的正、负极板浸入电解液中时,在正、负极板 间就会产生约2.1V的静止电动势,此时若接入负载,在电动势 的作用下,电流就会从蓄电池的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蓄电池的负 较,这一过程称为放电,蓄电池的放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变为电 能的过程。 放电时,正极板上的 PbO2和负极板上的 Pb,都与电解液中 的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铅(PbSO4),沉附在正、负极 板上。电解液中H2SO4不断减少,密度下降。 理论上,放电过程可以进行到较板上 的活性物质被耗尽为止,但由于生成的 PbSO4沉附于较板表面,阻碍电解液向活 性物质内层渗透,使得内层活性物质因缺 少电解液而不能参加反应,因此在使用中 被称为放完电蓄电池的活性物质利用率只 有 20%~30% 。因此,采用薄型较板,增 加较板的多孔性,可以提高活性物质的利 用率,增大蓄电池的容量。 蓄电池放电终了特征 (1)单格电池电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 (2)电解液密度降到较小许可值。 放电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的大小有关。放电电流越大, 允许的放电时间就越短,放电终止电压也越低。如下所示。 放电电流(A) 放电时间 0.05C2 0.1C2 0.25C2 0 0 0 C20 25mi n 3C20 5min 1.50 20h 10h 3h 1.75 1.70 1.65 单格电池终止电压(V) C20——蓄电池的额定容量 1.55 2.铅蓄电池的充电 充电时,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直流电 源的正、负极相连,当充电电源的端电压** 蓄电池的电动势时,在电场的作用下,电流从 蓄电池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这一过程称为 充电。蓄电池充电过程是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 过程。 充电时,正、负极板上的 PbSO4 还原成PbO2 和 Pb,电解液中的H2SO4增多,密度上升。 铅蓄电池的充电 当充电接近终了时,PbSO4已基本还原成 PbO2和Pb,这时,过剩的充电电流将电解水, 使正极板附近产生O2从电解液中逸出,负极板 附近产生H2从电解液中逸出,电解液液面高度降 低。因此,铅蓄电池需要定期补充蒸馏水。 蓄电池充足电的标志是: (1)电解液中有大量气泡冒出,呈沸腾状态; (2)电解液的密度和蓄电池的端电压上升到规 定值,且在2~3h内保持不变。 *三节 蓄电池的容量及影响因素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蓄电池容量 主要教学内容: 1、蓄电池容量 2、影响蓄电池容量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影响因素 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容量: 在允许的放电范围内所输出的电量 蓄电池容量C等于放电电流If与放电时 间tf乘积 C =If ·f t 蓄电池的容量与放电电流、放电持续时间及电解液温度有关 1.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指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电解 液温度为25±5摄氏度,密度为1.28±0.01g/ ml时,以20h放电率的放电流连续放电到12V 蓄电池端电压降到10.50±0.05V、6V蓄电池端 电压降到5.25±0.02V时所输出的电量。用C20 表示,单位是A· h。 2.储备容量 蓄电池的额定储备容量:指完全充足电的蓄 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25±2摄氏度时,以25A电 流放电至12V蓄电池端电压达10.50V±0.05V、6V 蓄电池端电压达5.25V±0.02V时,放电所持续的 时间,用Cr,n表示,单位为min。 影响蓄电池容量因素 1.结构因素 1 较板表面积大 2 较板片数多 参加反应活性物质越多,容量越大。 3 较板越薄,活性物质的多孔性越好,则电解液向较板内部 的渗透越容易,活性物质利用率就越高,输出容量也就越大。 2.使用因素 (1)放电电流 (2)电解液温度(见后图) (3)电解液密度 放电电流 放电电流越大,蓄电 池容量就越小。当放 电电流增大时,化学 反应速度加快, PbSO4堵塞孔隙速度 越快,导致较板内层 大量活性物质不能参 与反应,蓄电池的实 际输出容量减小。 电解液温度 电解液密度 适当提高电解液的密度,可加快电解 液的渗透速度,提高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容 量。但电解液密度过大,又将导致粘度增 加,内阻增大,反而使蓄电池容量降低。 电解液 电解液在蓄电池的化学反应中,起到离子 间导电的作用,并参与蓄电池的化学反应。电 解液由纯硫酸(H2SO4)与蒸馏水按一定比例 配制而成,其密度一般为1.24~1.31g/cm3。 电解液的纯度对蓄电池的电气性能和使用寿 命有重要影响,一般工业用硫酸和普通水中, 含有铁、铜等有害杂质,**不能加入到蓄电 池中,否则自行放电,损坏较板。 4.壳体 壳体用于盛放电解液和较板组,应 该耐酸、耐热、耐震。壳体多采用硬橡 胶或聚丙烯塑料制成,为整体式结构, 底部有凸起的肋条以搁置较板组。壳内 由间壁分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 各单格之间用铅质联条串联起来。 5.单体电池的串接方式 蓄电池一般都由3个或6个单体电池串联而 成,额定电压分别为6V或12V。单体电池的 串接方式一般有传统外露式、穿壁式和跨 越式三种方式,如图所示。 蓄电池规格型号 型号 JB2599-85《铅蓄电池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串联单格数-电池类型和特征-额定容量-特殊性能 如:6 — Q A — 60 S 特征(常见电池产品特征代号) 额定容量为60A?h 6个单格 G:高起动率 S:塑料壳 D:低温起动 汉语拼音qidong(起动)的缩写,表示 起动蓄电池,以区别于拖动蓄电池 序 号 1 干荷电 A 2 湿荷电 H 3 免维护 W 4 少维护 S 5 胶质电解液 J 产品特征 代 号 复习思考题 1 蓄电池的作用是什么? 2 蓄电池的组成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汽车电器备课讲义 * 2讲 *二节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蓄电池工作原理 主要教学内容: 1、蓄电池工作原理 2、蓄电池工作特性 教学重点、难点:工作原理 蓄电池工作原理 放电 PbO2 + Pb + 2H2SO4 (正极板) (负极板) (电解液) 充电 2PbSO4 + 2H2O (正、正极板) (电解液) 蓄电池工作原理 1.铅蓄电池的放电 当铅蓄电池的正、负极板浸入电解液中时,在正、负极板 间就会产生约2.1V的静止电动势,此时若接入负载,在电动势 的作用下,电流就会从蓄电池的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蓄电池的负 较,这一过程称为放电,蓄电池的放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变为电 能的过程。 放电时,正极板上的 PbO2和负极板上的 Pb,都与电解液中 的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铅(PbSO4),沉附在正、负极 板上。电解液中H2SO4不断减少,密度下降。 理论上,放电过程可以进行到较板上 的活性物质被耗尽为止,但由于生成的 PbSO4沉附于较板表面,阻碍电解液向活 性物质内层渗透,使得内层活性物质因缺 少电解液而不能参加反应,因此在使用中 被称为放完电蓄电池的活性物质利用率只 有 20%~30% 。因此,采用薄型较板,增 加较板的多孔性,可以提高活性物质的利 用率,增大蓄电池的容量。 蓄电池放电终了特征 (1)单格电池电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 (2)电解液密度降到较小许可值。 放电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的大小有关。放电电流越大, 允许的放电时间就越短,放电终止电压也越低。如下所示。 放电电流(A) 放电时间 0.05C2 0.1C2 0.25C2 0 0 0 C20 25mi n 3C20 5min 1.50 20h 10h 3h 1.75 1.70 1.65 单格电池终止电压(V) C20——蓄电池的额定容量 1.55 2.铅蓄电池的充电 充电时,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直流电 源的正、负极相连,当充电电源的端电压** 蓄电池的电动势时,在电场的作用下,电流从 蓄电池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这一过程称为 充电。蓄电池充电过程是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 过程。 充电时,正、负极板上的 PbSO4 还原成PbO2 和 Pb,电解液中的H2SO4增多,密度上升。 铅蓄电池的充电 当充电接近终了时,PbSO4已基本还原成 PbO2和Pb,这时,过剩的充电电流将电解水, 使正极板附近产生O2从电解液中逸出,负极板 附近产生H2从电解液中逸出,电解液液面高度降 低。因此,铅蓄电池需要定期补充蒸馏水。 蓄电池充足电的标志是: (1)电解液中有大量气泡冒出,呈沸腾状态; (2)电解液的密度和蓄电池的端电压上升到规 定值,且在2~3h内保持不变。 *三节 蓄电池的容量及影响因素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蓄电池容量 主要教学内容: 1、蓄电池容量 2、影响蓄电池容量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影响因素 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容量: 在允许的放电范围内所输出的电量 蓄电池容量C等于放电电流If与放电时 间tf乘积 C =If ·f t 蓄电池的容量与放电电流、放电持续时间及电解液温度有关 1.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指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电解 液温度为25±5摄氏度,密度为1.28±0.01g/ ml时,以20h放电率的放电流连续放电到12V 蓄电池端电压降到10.50±0.05V、6V蓄电池端 电压降到5.25±0.02V时所输出的电量。用C20 表示,单位是A· h。 2.储备容量 蓄电池的额定储备容量:指完全充足电的蓄 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25±2摄氏度时,以25A电 流放电至12V蓄电池端电压达10.50V±0.05V、6V 蓄电池端电压达5.25V±0.02V时,放电所持续的 时间,用Cr,n表示,单位为min。 影响蓄电池容量因素 1.结构因素 1 较板表面积大 2 较板片数多 参加反应活性物质越多,容量越大。 3 较板越薄,活性物质的多孔性越好,则电解液向较板内部 的渗透越容易,活性物质利用率就越高,输出容量也就越大。 2.使用因素 (1)放电电流 (2)电解液温度(见后图) (3)电解液密度 放电电流 放电电流越大,蓄电 池容量就越小。当放 电电流增大时,化学 反应速度加快, PbSO4堵塞孔隙速度 越快,导致较板内层 大量活性物质不能参 与反应,蓄电池的实 际输出容量减小。 电解液温度 电解液密度 适当提高电解液的密度,可加快电解 液的渗透速度,提高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容 量。但电解液密度过大,又将导致粘度增 加,内阻增大,反而使蓄电池容量降低。